1月6日,一辆满载西瓜的大货车从兰州新区秦川现代农业产业园驶出,发往东部沿海市场。这是秦川园区今年上市的首批早春蜜西瓜,产量达36万斤,预计销售额可达440万元。
在秦川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二期的西瓜种植基地,一排排日光大棚整齐排列,走进大棚内,繁茂的西瓜藤叶依着吊蔓交错攀爬,每根藤蔓上只保留了一个挂着吊牌的西瓜。
在这里,每个西瓜都有专属“身份证”,种植时间、授粉和采摘日期一目了然,实现了“一蔓、一瓜、一档案”的可视化溯源。
“我们采取智能水肥一体化管理,调控温度和湿度,将藤蔓绑好,使其悬在空中生长。精细化吊种模式,既保证了西瓜品质,又提高了种植效率,还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提及西瓜种植技术,秦川现代农业产业园二期种植技术负责人吴柯辉打开了话匣子,这种西瓜品种在较为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也能茁壮成长,打破了季节限制,填补了冬季和早春西瓜的市场空白。”
得益于兰州新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海拔高等特点,原本在山东潍坊大面积种植的“绿鸢”牌西瓜,在兰州新区安家落户。
“我们给它命名为‘秦鸢’西瓜。”吴柯辉边说边切开了一个西瓜,现场进行甜度检测。经检测,秦鸢西瓜甜度达到了15%。
目前,在秦川现代农业产业园,有76座大棚种植了西瓜,首批有17座大棚的西瓜已经上市。西瓜的种植,解决了周边村子60多人的就业问题。
家住源泰村的刘宗燕之前是位全职妈妈,如今,在产业园打工的她,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每月能有4000多元的收入。
从业一年多的刘宗燕,对西瓜养护和采摘已经非常熟悉,记者看到,她的双手熟练地在藤叶间游走,精准锁定成熟的西瓜后,轻轻一剪,西瓜稳稳落入手中。
近年来,兰州新区秦川农业公司发挥地域优势,着力谋划种植业增产增收,积极推广先进种植技术,科学调整产销结构,大力推进“大棚经济”建设。
此次“秦鸢”西瓜的丰收上市,丰富了群众的冬季“果篮子”,西瓜产业也为秦川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