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菌菇种植的季节。赫章县双坪、结构等乡镇正抢抓有利时机,热火朝天进行食用菌生产,各大菌棒生产基地内拌料、装袋、上架,一派加紧快干、人勤春早的生产景象。
目前,赫章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全县食用菌基地面积达3500亩、大棚达到4350个。菌棒加工厂8个、冷库18个,经营主体19家。2024年计划种植食用菌10000亩,实现产量5万吨、产值5亿元……小小食用菌成为当地的富民大产业。
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硬件设施
仲春时节,记者走进赫章县双坪乡新田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只见菌包加工厂内40余名务工群众正在将收购来的莲子壳、玉米芯等菌料进行搅拌后,将其打包成菌包,整齐地摆放在一起,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提高菌菇产量,硬件设施是关键。2024年,赫章县计划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投入资金205.6万元,用于食用菌大棚988个棚膜及配套设备的更换和维修。
“首先建好大棚很重要,要做好菇棚建设,加强牢固程度,注意遮阳建设;同时搭建牢固、适合出菇棚场地及菌棒规格等要求的床架,层架大小规格根据环境需求与菌棒规格定制。”赫章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说,将不断完善基地建设,提升食用菌生产能力,“以结构、辅处、可乐、河镇、双坪水塘、平山、财神等基地为重点,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今年2月,赫章县召开全县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调度会,统筹推进食用菌基地建设以及种植生产工作,将全县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到食用菌种植乡镇和经营主体。
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后,双坪乡依托自然环境、地理优势和政策扶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昇湘源食用菌有限公司进驻新田村大力发展平菇产业种植,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昇湘源食用菌有限公司通过以每亩600元向村民流转土地种植食用菌,有效盘活了新田村闲置土地资源,增加群众收入。“充分盘活大棚等农业设施资源,可以就近带动周边群众80余人稳定务工,一年下来实现务工收入150万元,人均可以达到2万元以上。”双坪乡相关负责人说。
引进经营主体,扩大消费市场
“目前,食用菌生产基地大棚200个,面积150亩,今年计划生产菌棒120万棒,总投入380万元,预计产值达800万元。”昇湘源食用菌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克如介绍,基地从4月下旬开始采菇,一直持续到11月份,将带动周村群众实现务工增收。
2024年,赫章县成功招商引进食用菌种植企业贵州雄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赫章湘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赫章县兄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湖南湘阴求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赫章县菇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威宁县名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贵州云创香菌业科技有限公司。
六家经营主体在结构乡多魁村、大寨村,水塘堡乡草子坪村、罗州镇民联村、光明村,德卓镇水炉村、坝塘村,铁匠乡中井村,利用现有1423个大棚发展平菇、羊肚菌种植。
2022年,水塘堡乡依托国有林场的优势资源,成功引进贵州省永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林下赤松茸产业,既解决了林下空地的利用问题,又增加了群众收入。
水塘堡乡积极谋划,做好林下产业文章,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该乡立足全乡5330余公顷林场的资源优势,寻找产业出路,引进专家团队,把脉林下赤松茸种植产业,为林下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盘活用好林下资源,依托区位优势和独特的地理气候特点,努力打造具有水塘特色的林下赤松茸标志品牌。
扩大生产规模,带动群众增收
生产食用菌500万棒、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创收7000余万元、人均增收1.5余万元……2023年赫章县结构乡食用菌产业写下如此傲人的成绩。
走进赫章县结构乡毛姑村食用菌菌棒生产车间,机声轰鸣,工人们抢抓节令,正在装袋、灭菌、接种,各个工作环节井然有序,现场一派繁忙。
2018年以来,结构乡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在政策扶持、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了极大支持,先后引进了浙江正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鑫湘源农业开发公司投资1300余万元发展平菇、香菇生产,为全乡食用菌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进驻结构乡毛姑村六年时间的浙江正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生产菌棒400万棒,采收鲜菇800万斤,实现销售收入1600余万元,发放务工工资400余万元。“今年我们将扩大种植规模,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更多的人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公司负责人李会丽说。
2024年,结构乡计划生产食用菌800余万棒,力争创收突破亿元大关,提供就业岗位350个以上,通过发展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促进我乡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为推动特色农业优势区注入新的活力。
一朵小香菇,致富“幸福花”。当前,赫章县正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将食用菌产业作为全县8个地方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加以推进。以结构、双坪、辅处、罗州、河镇、可乐等10个乡镇为重点,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
“截至目前,已完成食用菌种植0.28万亩(万棒),产量1.3万吨,产值1.27亿元。产品主要销往云南、四川、福建、广西、广东、上海及省内。”赫章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将进一步突出品牌建设,切实抓好产销对接。同时加强技术培训,探索高效种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