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水稻新品种“打擂台”
“种子考场”技术新 “未来水稻”更优质
区试站今年试种的紫稻。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莹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莹
9月底,南京在位于江宁区淳化街道青龙社区的国家级(南京)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以下简称“区试站”)举行水稻品种观摩培训会,粳稻、糯稻、紫稻等上百个水稻新品种集中亮相,农技专家、种植大户实地观摩,共同对育种工作进行研判。
迟播迟栽的水稻新品种能有效应对高温和梅雨天气,一次性施肥可以满足水稻一生优质高产所需……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在这个“种子考场”里,新品种、新技术层出不穷,不断涌现的“未来水稻”,将为餐桌提供更优质、更健康、更美味的大米产品。
新品种:播栽虽晚,产量不低
走进区试站,只见部分稻田被分割成2亩、3亩的小块状,不同的水稻品种在标准化种植下,各自呈现“高矮胖瘦”性状特征,微风拂过,沉沉的稻穗随风摇曳。这个占地面积249亩的区试站看似普通,却是水稻、小麦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的“考场”,只有在这里通过试验,才有可能审定获得推广许可,最终进入市场。
在其中一片稻田前,市种子管理站站长邢后银停下脚步,上前摇了摇稻粒,又掂了掂分量,高兴地说:“这颗粒挺饱满啊!本来还担心迟栽会影响产量,现在看来,亩产500公斤不成问题。”
原来,今年6月以来,受几场强降雨带来的影响,该稻田原先种植的水稻僵苗不发,无奈之下,技术人员只能重新选取新品种进行栽种,没想到长势喜人,产量出乎大家意料。
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中旬,“梅雨”遇上“三伏”,持续高温和强降雨天气容易造成稻田受灾,给南京粮食生产安全带来影响。“今年我们特地筛选了适合南京地区7月上中旬播种、立秋前插秧,且亩产量350公斤以上的综合性状较好的水稻品种,示范种植了生育期较短、产量较高、耐迟播的9个品种,包括苏盐粳302、宁粳12、南粳5718、保稻701等,以达到抗灾减损的目的。”邢后银告诉记者,万一稻田受灾,农户可以重新种植这些迟播迟栽的水稻品种,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恶劣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新技术:一次施肥,一生管用
两块均于6月8日移栽宁香粳9号的稻田,一块采用机插控混肥一次性侧施技术,另一块使用常规施肥技术,两者同台“打擂”,结果如何?
“截至9月底,使用控混肥的实粒数127.1粒/穗,结实率91.8%,常规施肥的实粒数125.6粒/穗,结实率90.9%,说明一次性施肥技术确实可以提高产量。”区试站工作人员介绍。
这项名为“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的新技术是由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栽培团队联合攻关,经过近十年探索取得的成果,通过将“缓释肥”和“控释肥”按照一定比例调配,给肥料包安上神奇的集成释放“调控器”,将以往四五次施肥工序压缩到一次,大大节省了用工成本。
据团队带头人、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丁艳锋介绍,目前我国水稻肥料施用方式以速效肥表面撒施、机械撒施和旋耕机翻埋为主,肥料流失严重,并会污染稻田环境。为解决这些问题,科研团队将不同释放速率的缓控释肥进行混合组配,使肥料养分释放规律与水稻吸肥高峰期同步,实现一次施肥就可满足水稻一生所需的养分。较传统施肥方式相比,运用一次性施肥技术的机插水稻施氮量减少约20%、施肥用工节省3至4次,减氮增产效果显著。
俗话说:籽种好,一半谷,良种还须配良法。今年区试站除了试验种植了上百个水稻新品种,还针对宁香粳9号配套测试了一次性施肥、叶面肥使用等多项新技术。“我们希望能摸索出良种与良法最佳组合的新技术,进一步挖掘宁香粳9号的产量潜力。”区试站负责人说。
新趋势:养生之稻,营养升级
成片的绿色水稻中,几片紫黑色的水稻显得格外抢眼,瞬间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扬紫糯2101、香血糯188、紫糯18……记者看到,这7个紫稻品种展示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植株呈紫色,有的是绿色,有的株高与普通水稻无异,有的却足足有一人高。
在端木紫稻1号和2号自主试验田里,南京溧水中鼎泰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端木义兵正仔细测量试验品种水稻的株高、有效穗、穗粒数,“经过今年的试种,我们发现这两个紫稻品种株高较高、分蘖性较强,但亩产量不高,目前来看一亩大概只能产150公斤—200公斤。所以我们接下来要主攻结实率指标,提高亩均产量。”
据了解,紫稻是48个优质水稻品种之一,是较珍贵的水稻品种。紫米米皮里含有大量的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是天然的保健食品,也是煮食、加工副食品、食疗佳品,其营养价值远远高于普通水稻。
端木义兵告诉记者,此前他尝试种植了几亩紫稻,并制成即食养生粽在端午节上线销售,尽管每个粽子售价达12元,但仍然供不应求,“这说明当下人们对健康养生和高端优质产品的追求越来越高,紫稻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百姓越来越注重吃得好、吃得健康。邢后银表示,这两年,区试站积极开展高品质大米品种试验展示,进一步满足农民增收、市民消费需要。通过试验、筛选,未来将有更多有机、健康、美味的高品质大米品种从这里走向农户稻田和市民餐桌。
责任编辑:季晨星